这波打假人又来了,挑有名有钱的!

假冒新江湖。

温对华商的策略是。

2002年,在《实话实说》节目中,一位北大教授向假明星王海提了一个问题:“不知道你心里有没有这种想法,想成为英雄而不是赚钱的人?”

王海一连回答了三个“不”。这成为职业打假人争执的根源。

[《王者归来》]

王海又做了一个动作,瞄准了在Tik Tok拥有超过1亿粉丝的“疯狂哥哥小杨”。

11月12日,王海发微博称,疯狂小杨哥销售的郑锦破壁机、绞肉机功率标注不实。其中绞肉机标称功率300W,实际功率120W,破壁机标称功率300W,实际功率105W。

前不久,疯哥小杨的公司花一亿买下合肥一栋写字楼,冲上微博热搜。而王海这次的建议是:再准备一个亿,给消费者退一赔三。

三天后,王海等人回复。首先,涉事品牌方电器发表声明,称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检测报告。随后,“疯哥小杨”转发了该声明,并在直播间暗示王海在蹭流量,自己不会过多回应。

这已经不是王海第一次造假网络名人主播了。2020年11月,辛巴主播石大美女在直播间向粉丝推荐了一款燕窝产品——智敏牌“小金碗燕窝冰糖即食燕窝”,随后有消费者质疑这款燕窝为“糖水”。

接到投诉的王海随后在网上曝光了这款燕窝的检测报告。结论和消费者质疑的一样。事后,辛巴的公司被监管部门罚款90万元,其个人及其主播账号被Aauto快消封禁15-60天。

从此,直播电商成为王海打假的主战场。“他们(网络名人主播)可以慢慢作弊,我成立了专门的队伍一个一个打”,王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罗永浩、李佳琪,再到如今的“疯哥小杨”,所有的头部大主播,基本都吃过王海打假的亏。

同样盯上网络名人主播的职业打假人是2000年入行的纪万昌。同行王海打击辛巴的行动,让这个从来不看Tik Tok和阿奥特一眼的中年人更快意识到,打击辛巴的立场正在发生转变。

纪万昌十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

纪万昌每天安排一群年轻人看直播,寻找有问题的商品,他自己对选中的商品做最后的把关。

与王海瞄准头部主播不同,纪万昌大多瞄准腰部主播,他在微博上喊的Aauto更快主播“狗哥”和“宝鼎之家格雷”的粉丝大多以百万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12315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12315平台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2.3万件,同比增长110.2%,增长一倍多,其中带货直播(10.3万件)最为突出,占比83.7%。

直播商品最大的问题是一些主播对商品进行虚假描述,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网络名人二毛子的妻子萍蓉甚至在直播过程中喝了酒后声称它有抗辐射作用。手机辐射和电脑辐射都可以完全消除。如此明目张胆的虚假宣传行为,被王海微博点名后,两只驴直接在直播间叫王海“爸爸”,求饶命。

电商直播体量大,问题多。沉寂多年的职业打假人能否通过这个新战场重现当年的亮点?

[幕布打开]

1993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在即将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草案中讨论了假货问题:“要不要加惩罚性赔偿?”

即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时,商家除退款外是否需要额外赔偿。

支持者将惩罚性赔偿视为对消费者最强的保护,反对者则坚持认为这样做会增加经营者的负担。最后,在大多数议员的支持下,惩罚性赔偿条款被写入法案。

两年后的3月,一个叫王海的年轻人走上了维权之路。原因是他在北京一家书店发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销售假货对消费者双倍赔偿”的条款。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海在龙符大厦买了两副假冒的索尼耳机,总售价170元。

然而,想要得到赔偿并不容易。工商,消协,质检,球踢来踢去,王海算账,就算索赔成功,也是赔钱的。

他去龙符大厦买了10副假耳机。但龙符大厦坚持认为这十副耳机属于知假买假,只退前两副耳机。

王海当即否决了龙符大厦的处理意见。他给出的理由是“法律从来没有说买了假货就不赔”。

双方僵持不下时,王海的事迹被媒体发现。1995年8月4日,《中国消费者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王海的专题报道,刁民?精明的消费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这场大讨论的注脚,当时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假药、假化肥、假酒、假粉丝,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以假药为例。仅1992年,全国就查处假药案件1.7万多起。一个名叫宋的年轻人从安徽向山东、河南、四川、湖北等地贩卖大量假药,导致7名儿童和1名妇女死亡。

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颁布,但是公众的维权意识还没有觉醒。政府需要一个模式来推动这部法律,王海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1995年12月25日,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王海“中国打假第一人”称号,王海一举成名。

成名后,王海也赚了钱。一个多月来,王海在北京各大商场收到了8000多元的赔偿。当年全国平均年薪只有5500元左右。

见名逐利,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职业打假人。

1996年,在郑州友谊华侨商场,刘正军买了一副假冒的索尼耳机,从此走上了职业打假的道路。

1996年,刘在唐山市某百货商店购买假冒日本品牌的爱华牌录音机5台,获利2392元。两年时间,他逛遍了唐山所有的商场。

青岛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稽查中心员工臧家平因病在家休息。在新闻上得知王海的事情后,他去买了100块假冒的“日立”充电电池,并提出赔偿。日后成为远近闻名的“假药克星”。

1997年《南方周末》写了一篇关于全国18个职业打假人情况的报道。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个人打假俱乐部。

这些被戏称为“某处王海”的造假者,像啄木鸟一样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商场里,寻找假冒伪劣产品。

但是啄木鸟抓昆虫首先是为了吃,不是为了当护林员。游走在法律与道德边缘的职业打假人,一不小心就可能从“屠龙者”变成“屠龙者”。

[屠龙者和龙邪]

2000年,如日中天的王海遭遇滑铁卢。

原因是在假冒金诚电线电缆时,金诚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与王海的沟通录音。王海要求对方拿出100万元,停止调查。

一时间舆论哗然,昔日打假英雄形象破灭。《人民日报》甚至评论说,王海打假是利益驱动,与正义无关。

而一些职业打假人已经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2002年,臧家平成为第一个被捕入狱的职业打假人。他在假冒某保健品厂生产的藏边宝补肾丸时,声称笔记本电脑中有对保健品厂不利的文章,要求厂家花3.5万元购买电脑,但那台电脑市场价只有7550元。

对方给了钱,报了警。最终,臧家平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看到曾经的“英雄”一个个“倒下”,关于职业打假人的争论再起。

职业打假人不受行业规则约束,也没有明确适用的法律规定。都是靠自我道德约束,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向敲诈勒索的深渊。

2000年“315”期间,时任中消协秘书长助理的吴说,“我个人站在中消协的角度,比起今天的王海,我更喜欢四年前的王海”。

地方政府对职业打假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2004年,高级法人上海市人民法院明确发文,“知假买假,诱导假买假”不适用“退一赔一”。

同年,长沙开福区法院驳回了某职业打假人一退一赔的请求。原因是《消法》只保护为日常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而明知购买假货是为了牟利,不会得到赔偿。

包括王海在内的很多打假人逐渐退出了假货购买个人索赔的行列,开始公司化。

但做公司,必然要追求利润,这会抹去职业打假人的“正义”色彩。曾有记者直言不讳地告诉王海:你现在“毁容”了。王海异常严肃地回答道:

“我知道,但是我们最大的作用是启蒙,已经实现了”。

【江湖不远】

2019年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投诉:

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不是日常消费所必需的,或者不能证明与被申请人存在消费权益纠纷的。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提案的答复》,将逐步限制职业打假人在食品药品之外的营利性打假行为。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法律法规不保护职业打假人”的舆论一片嘈杂。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职业打假人越来越难打赢官司。

纪万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职业打假人生活的环境这些年来变化很大,尤其是法院判决。原来打10场官司能赢8场,现在打10场官司能赢3场。”

据他介绍,法院判决“职业打假人”败诉的理由是“知假售假”、“职业打假人牟利”、“违反诚信原则”等等。

2021年,年仅19岁的陈智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立案。在发起的800多起诉讼中,协商后只有二三百家商家愿意赔偿,其他开庭均以败诉告终。法院给出的理由是,陈智强是职业打假人,不是消费者,购买动机不纯,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转战直播电商也是为了摆脱“职业打假人”的身份困境。收集消费者线索,获得授权,维护消费者权益。职业打假人成为消费者的化身,可以名正言顺地提取一部分赔偿作为利润。

在打击假冒辛巴和罗永浩时,王海提到,2万多消费者委托给他们,如果索赔五五分成,理论上可以获得上千万的收益。

虽然对“疯哥小杨”的打击并不成功,但王海已经在微博上留下了授权的联系方式,获得了上百名消费者的授权。

王海作为头部造假者,有流量和关注度,所以有改变身份的可能。然而,许多职业打假人仍然知道如何买到假货。

2022年4月,职业打假人邵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花4500元购买了150份熟肉制品。因为没有标注产品相关信息,他起诉主播销售“三无产品”。法院二审给予对方退赔4500元及十倍赔偿,共计约5万元。

赢了官司,却输了舆论,邵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是“赤裸裸的敲诈”。即便是王海和纪万昌,依然要面对“动机不纯”、“浪费流量”等质疑。“打假动机论”就像一个魔咒,一直困扰着职业打假人。

但相对于商家,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维权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拥有庞大粉丝群的主播。在“假燕窝事件”中,辛巴起初态度嚣张,扬言要起诉消费者,但在职业打假人海介入后,局面才得以扭转。

甚至主观上职业打假人是为了盈利,但客观上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当然,职业打假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符合法律的要求。

1998年12月,王海与张瑞敏、王石等名人一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20位代表,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一部专题片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他的书上题词:“市场清道夫”。

正如Xinhua.com在一篇评论中所说,如果这些街道清洁工得到引导和监管,变得规范和专业,他们可能能够在净化市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需要打假资料请添加微信:Li0dajia

 职业打假教程投诉假货举报合法索赔纠纷维权学习暴利偏门赚钱副业

  扫码加微信-中国职业打假网_12315打假维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