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一系列打假行动让网友们目瞪口呆。毒牛奶、地沟油、过期卤味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都被曝光,可能还有你经常去的餐厅,经常买的产品。但事实上,假冒伪劣并不仅仅存在于食品安全中,假信息、假程序、假珠宝玉石等都威胁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一些珠宝玉石饰品,简直成了制假售假的重灾区。比如黄金饰品中的造假,已经扣除了黄金的含金量;以旧换新、洗金等操作来寻找和更换客户的黄金首饰,还有一种就是篡改称黄金的电子秤,让客户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这些乱象的曝光正好提醒我们,购买金饰一定要谨慎,一定要去正规的、有保障的店铺购买。
另外,还有现在的玉石交易造假,也是无处不在。如今,随着翡翠市场的不断壮大,连很多玉白都可以看出水有多深,所以今天边肖就来曝光几个翡翠交易中常见的造假现象。
01
1.假翡翠制品
市场上常见的假翡翠有硬玉B、硬玉C、硬玉B+C,都是由低品质的纯天然翡翠经过酸洗、注胶、染色等一些操作制成。,让这些翡翠水色好看,然后再挂羊头卖狗肉牟取暴利。很多没有经验的新手朋友在一些翡翠上吃过亏。
02
假翡翠原石
如今,随着直播的兴起,人们不仅可以在网上购买翡翠产品,还可以直接购买翡翠原石,切割自己的设计,制作自己的翡翠饰品。然而,翡翠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在直播中只看翡翠原石,很容易受到光线、角度、摄影滤镜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让自己损失惨重。
还有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在直播里买的翡翠和商家发的货不一样。比如直播间里的原单是一块完整的原石,收到的时候却是用切好的一块料打开的。当店主试着把这些碎片按照线条拼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形状并不是他当时在直播间订的原石,而且这是很多网络销售渠道都会做的造假,所以换包。
03
翡翠鉴定证书造假
翡翠的鉴定证书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记录着翡翠的各种数据,能辨别真假,所以很多小白在买翡翠的时候都知道买能出具鉴定证书的翡翠是安全的,但其实鉴定证书也是可以伪造的,成本也不是几块钱。
所以我们身边的打假现象还是层出不穷,打假可不仅仅是3月15日的事情。我们消费者需要学会对这些无良商家说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打假资料请添加微信:Li0dajia
职业打假教程投诉假货举报合法索赔纠纷维权学习暴利偏门赚钱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