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主播被打假了!直播间环境的净化离不开监管。

  近日,粉丝过亿的主播“疯狂小杨哥”被职业打假人王海质疑其商品“虚标权”,引发网友热议。

51274864ab041ece5cf9e49984965fb

 

  此前也有头部主播卖假燕窝和炒鸡蛋不粘锅。至于中腰主播,货不对板,质量堪忧。虽然粉丝下单是出于对主播的信任,但要清楚的是,主播通常只是推销员,而不是商品生产者或经销商。有时候,连销售词都是厂家提供的。

  这意味着直播间不是问题的关键,而各种不规范的生产销售、标准滞后等问题才是。演播室更像是一个放大器,引起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如果“虚标电”等问题被证明属实,只会揭开家电行业的隐藏面目。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相关案件的消费者投诉,从电磁炉、空调、吹风机到充电宝,很多知名品牌都被投诉。这说明净化直播间消费环境离不开整顿线下市场秩序。

  当然,也不是说主播不负责。直播间也是加速器。一个个主播从业余做起,几年时间就获得了传统企业几十年才能积累的影响力和销量。他们企业的规范管理,对法律的理解和执行,对供应链的控制,可能都跟不上。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出现问题。有了超级主播的影响力,就算卖一样的货,一旦出了问题,大家也只会盯着他们。这是流量的双刃剑。大企业不遗余力地在人力物力上设置法务、税务、风控、合规等部门。既然主播们都选择了直播带货,那也要把相关法律法规当成案头书来看。请公司法务部门不定期提醒,避免踩线。

  超级主播和职业打假人是一对老“冤家”。转战互联网后,职业打假人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依靠相对专业的提问,制造舆论话题,从话题流量中获取利益。在流量模式下,职业打假人自然会盯着头部主播。某种程度上,这个时候职业打假人扮演的是职业社会监督者的角色,代表普通消费者质疑,主播应该正视。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何监管超级主播也是一个新课题。超级主播虽然以个人的身份出现在荧屏前,但实际上是以公司的形式运作。他们几千万、几亿的粉丝接近超大型平台的用户数,他们的带货业务类似于电商平台的撮合交易功能。单日高达数百亿元的成交额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平台企业,更不用说其超强的粘性和对粉丝的影响力了。此时,如果将主播及其背后的公司视为单一自然人或普通小微企业进行监管,可能会有所疏漏。监管部门有必要优化对超级主播的监管。超级主播也可以参考超级平台,加强自我约束。

  有人认为,从目前来看,超级主播应该向电商平台学习三点:一是注重产品审核,二是加强消费者维权,三是注重广告合规。超级主播受到亿万粉丝的信任。在拿货之前,仅仅像普通广告主一样检查产品资质手续是不够的。仅仅声明程序合规,下架链接,出现问题后只让商家回复消费者是不够的。网络名人,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发财。顶流主播应该有顶流服务。售前、售中、售后都要比一般商家做得更好,才配得上粉丝无条件的信任。如何塑造与影响力和收入相匹配的企业管理体系和消费者保障体系,是主播们需要深思的一课。

  

需要打假资料请添加微信:Li0dajia

 职业打假教程投诉假货举报合法索赔纠纷维权学习暴利偏门赚钱副业

  扫码加微信-中国职业打假网_12315打假维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